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可靠的网上配资|免费的炒股配资 > 免费的炒股配资 > 股票免息配资开户 接连闭店,人均消费跌至5年最低:没了中国“金主”,韩国免税店撑不住了
发布日期:2025-03-23 23:06 点击次数:99
股票免息配资开户
韩国免税店高光不再。
作者:朱末
来源:快刀财经(ID:kuaidaocaijing)
去过韩国的人,应该都有在免税店"血拼"的经历。
等待结账的队伍排成长龙,免税商品提货点前拥挤得完全没有人保持"安全距离",店员忙得手脚并用,人均消费金额动辄数百万韩元 ...... 因为销量大、利润高、门店长时间处于爆满状态,韩国免税店一直被称为"下金蛋的鹅",而有着土豪之名的中国游客,又是其中最大的"金主"。
早在 2008 年,韩国就以占据全球免税市场 8.7% 的份额,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一,此后常年稳居免税行业全球之首。2016 年和 2019 年,韩国免税店销售额分别突破 10 万亿韩元(约合 578 亿元人民币)和 20 万亿韩元(约合 1156 亿元人民币)大关,赚的盆满钵满,其中,中国人的消费占免税店总销售的 90% 以上。
然而,时移世易,曾经有多么辉煌,如今就有多么落寞。2021 年 2 月,韩国两大免税店乐天和新罗正式撤出仁川国际机场最主要航站楼;2022 年,继劳力士、Louis Vuitton 之后,Chanel 也宣布从韩国各市内的免税店撤柜,并给出了"担心品牌形象受损"的理由,韩国免税业的处境可想而知。
今年 1 月,韩国新世界免税店釜山店正式停业,提前结束运营。与此同时,免税业界传出消息,乐天决定停止与中国代购商交易,乐天免税店在接受采访时候表示:"乐天免税店因经营状况恶化面临生死存亡,停止代购交易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团体游客和个人顾客,即便调整会影响乐天免税店约 50% 的销售额,也要优化盈利模式。"
不但如此,乐天还宣布进入紧急经营状态,业务部门将进行结构性改进、员工重组、高管薪酬降低 20%,计划推行"自愿退休"。
现在的韩国免税店,早已没了早年的意气风发,整个行业都陷入严峻的经营困境。最新数据显示,韩国免税店去年 11 个月的销售额不及 2019 年全年的一半,每位顾客的平均购买金额达到了五年来的最低水平。
昔日的韩国免税店,对于国人来说,是"高高在上"的存在。如今,随着韩妆的过气,国货的崛起,以及以海南为中心的中国免税行业的蓬勃发展,韩国免税店高光不再。
亏损、裁员、闭店只是开始,对于韩国免税行业来说,真正的震荡还在后头。
01
旅游兴起入境人数暴增
韩国免税业的高光时刻
韩国免税店的发展,和自身旅游业的兴起密不可分。
从经历寡头竞争到百花齐放,韩国免税店探索过市内店、离岛免税店、机场店等不同业务形态,不仅借势韩国强大的娱乐产业影响力,也一手促进了韩国本土化妆品牌的发展和推广,韩国 60 年的免税发展历程,折射出了各种时代变迁的影子。
1967 年,韩国售价机场免税店开在金浦机场,主要面向美军和国外旅客,规模较小。1979 年,为方便国外旅客购物,韩国政府准许本土运营商经营离境市内免税店,这一年,东和免税店在首尔开业,成为韩国首家室内免税店。
1989 年韩国人均 GDP 破 5000 美元后,韩国经济迅速崛起,跻身"亚洲四小龙"之列,免税业也在利好经济形势下得到成长。乐天、新罗先后在首尔开设室内免税店。同时,韩国政府指示扩大免税行业,并通过举办国际体育赛事(例如 1998 年奥运会)来进一步吸引外国游客赴韩购物。
然而,好景不长,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,导致国外游客减少及国民消费能力下降,免税商店陆续关闭,一度消沉。为了引导免税业复苏,21 世纪后,韩国政府将文化旅游产业上升为国家关键战略,东和、乐天、新罗均开立了线上免税店,进一步引导消费回流。
政治经济稳定、影视宣传发力,特别是席卷全球的韩流刺激下,韩国出入境人数快速增加,乐天、新罗等免税店巨头们销售额激增。
值得一提的是,韩国免税的繁荣还持续助力韩国本土化妆品龙头崛起。在韩国免税消费中,香化占据半壁江山,其中韩国本土香化品牌主要以爱茉莉太平洋和 LG 生活健康两家公司为主,乘着免税规模扩大的东风,韩国本土化妆品牌也迅速向海外扩张。
2010 年后,免税价格优势、出行成本低签证易,叠加韩流魅力,韩国旅游业崛起,亚洲地区赴韩游人数激增,尤其是中国。2012 年,中国游客在韩免税店消费额远超日本达 10.5 亿美元,并于 2013 年超过韩国本国游客,一跃成为韩国免税店最大顾客群。
2012-2016 年短短五年之间,中国游客总人数从 222 万人增长至 807 万人,翻了近四倍,有了中国"金主",韩国免税店生意日渐高光。2009-2019 年免税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速 21.03%,2019 年免税市场达到 248 亿美元,同比增长 44.21%,占全球免税比重升至 21.8%。乐天、新罗、新世界免税店巨头,在韩国形成三足鼎立之盛况,在韩国市场占有率超过 90%。
然而,这种蒸蒸日上的势头,在 2017 年"萨德事件"发生了转折。
02
赴韩游客数量断崖下跌
为抢代购以利润换规模
2017 年 2 月,受"萨德事件"影响,作为反制措施之一,中方叫停赴韩团队旅游,赴韩游客数量出现断崖式下跌。
同期,韩国免税店的顾客数量减少了 40%,到 2018 年 1 月,中国赴韩游客数量同比锐减 46%,仅有 30.51 万人次。
中国旅游团被叫停后,免税店面临巨大处理库存的压力,作为权宜之计,韩国免税店开始与中国代购合作,代购在囤购免税品时,可获得高额返点。返点模式为代购的发展提供了便利,而代购的崛起又为中国消费者在韩国免税市场确立了主导地位,一时间,中国代购业务几乎掌握了韩国免税业销售的命脉。
困于游客数量锐减,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代购,韩国免税店们不惜以利润换规模。据韩国《亚洲经济》2018 年报道,为抢夺代购客源,乐天、新世界免税店最高给予代购 40% 的返现,以至于虽然商品卖出去了,但是免税店的盈利却越来越差。
与此同时,中国代购也在不断进化,从过去都是以个人为主的、专程到韩国免税店购买商品后再回到中国销售的模式,转变为公司代购,可以大规模组织在韩中国留学生和中国游客,辗转首尔市区各免税店采购,相当一部分会在韩国国内批发以及发到中国销售,议价权更高,韩国免税店的处境更为被动。
疫情期间,韩国免税市场对于代购的依赖更甚,后者甚至成为前者在后疫情时代实现增长的主推动力。2019 年中国消费者占韩国免税额比例便高于 70%,2020 年中国人在韩免税消费额占韩国免税店总销售额的 93%,这种严重外化的经营模式,让韩国免税店陷入无解的恶性循环。
▲图 / 商业地产头条
并且,虽然在疫情后旅游业逐步恢复,但主流却转向了自由行,个人消费者更倾向于在 Olive Young 和 Daiso 等零售店消费,免税店的吸引力逐渐下降,这都对韩国免税店造成了严重打击。
数据显示,乐天、新罗、新世界、现代四大免税企业,在 2024 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亏损就达到了 1355 亿韩元,预计全年亏损额将逼近 2000 亿韩元。为了"断臂求生",今年 1 月,乐天免税店向中国代购商发出通报,明确表示将与中国代购商结束合作关系,以重新调整业务结构提升盈利能力。
挣扎之中,韩国免税店的吸引力不断下降。这种下降,不单单指韩国免税店本身,还指整个韩流的式微,"限韩令"后,韩国艺人和韩国影视剧在中国基本被屏蔽,影响力大不如前,就连韩国引以为傲的韩国美妆,在近年来也频频传出裁员、停产、倒闭的消息,被崛起的国货品牌"后来居上"。
沉浮之中,韩国免税业的未来变得不确定起来。
03
中国免税业正强势崛起
韩国免税业遭内外夹击
给韩国免税业更加当头一击的是,中国的免税业正在飞速发展,其与韩国免税市场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。
2020 年,国家发改委、商务部等 23 个部门联合,将加强对免税业发展的统筹规划,健全免税业政策体系,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,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,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对市内免税店的建设经营提供土地、融资等支持,在机场口岸免税店为市内免税店设立离境提货点。
同年 7 月,伴随着海南启动自由贸易港建设,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迎来史上最大调整,免税购物限额增至 10 万元,免税商品品类增至 45 种,取消 8000 元以上商品行邮税、调整免税品限购件数。
2021 年月底,海口海控全球精品免税城、深免海口观澜湖免税城、三亚海旅免税城、中服三亚国际免税购物公园、中免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全部开业。据海南省商务厅统计数据,2021 年海南离岛免税店的总销售额为 601.7 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 84%,而韩国同年总销售额为 17.83 万亿韩元(约合 933.97 亿元人民币)。
大势所趋下,多地都在加码免税店的建设:上海将"大力发展免退税经济"写进《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》;成都宣布与中免集团合作于锦江区落地首家市内免税店;深圳正式发布《深圳市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》,至 2025 年深圳全市将新增 200 家离境退税定点商店;澳门受益于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》的发布,深合区或将成为下一个"免税岛"。
除了外患,韩国免税业还面临"内忧"。韩国政府在 2013 年下半年修改《关税法》,韩国市内免税牌照从保护发展模式进入竞标时代,其中,因为机场有天然客源优势,因此机场免税商通常面临较高的特许经营费用,且一般 5-10 年重新招标一次,竞争极为激烈。
根据政府规定,免税店要拿下机场经营权,必须满足严格要求和支付高费用。在 2021 年退出仁川机场 T1 航站楼前,乐天每年为四个区域支付超 5000 亿韩元,特许经营费占到营收 40%-60%,高额租金削薄利润率,也加大了净利润波动幅度。
巨头们尚且业绩承压,韩国免税店新秀们更是寸步难行。采购规模有限,对大牌入吸引力弱,引流差,盈利无望下,黯然离场者不在少数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上半年韩元兑美元汇率持续贬值,一度跌破 1400 韩元兑 1 美元。由于免税店商品是以美元计价,这使得免税店商品售价有时甚至高出韩国本土大型超市的售价,整体环境不容乐观。
昔日辉煌已成为过去,在激荡频繁的市场变化中,韩国免税业已走至十字路口,能否真正走出困境,将成为韩国免税业日后命运的分水岭。
(本文图片来自网络,配图仅供参考,无指向性及商业用途)
参考资料:
1. 商业地产头条《深扒!"失去"游客的韩国免税店,有多惨?》
2. 少爷的剑《从韩国免税看中国未来》
3.JingDaily 精奢商业观察《免税之战:中国奋起直追股票免息配资开户,韩国复兴何时?》
上一篇:杠杆炒股什么原理 超30起!十大知名品牌发起TRO维权,涉及上百个商标!卖家速速自查!
下一篇:证券如何利用杠杆 港股异动 | 部分SaaS概念股午后上扬 金山软件(03888)涨超6% 金蝶国际(00268)涨超3%
Powered by 可靠的网上配资|免费的炒股配资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